“巍巍华夏山河壮,各族儿女脉相连。铸牢命运共同体,点亮民族复兴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具体该怎么推动落实?在这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清晰而明确的解答。
紧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强调:“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也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所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复杂更严峻。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工作中,只有更加紧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松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铸魂,才能让五十六个民族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力,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五十六个民族,理应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更应为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贡献力量。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这么做
习近平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注重激发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青年专家学者的培养,为他们把好方向、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他们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推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习近平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要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习近平指出:“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创新涉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积极推动中外学术界、民间团体交流互动。”
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从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这四个方面做了具体阐述。这是审察古今之变、着眼时代之势、立足中国国情而做出的深刻论述,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需要以完备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以高度的文化认同感作为基础,需要各民族进行广泛地交往交流交融,也需要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中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诚如习近平所言:“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想要用好这个优势,我们就要像习近平说的那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
谁来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责任
习近平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本单位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领,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带好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把党的民族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谨记习近平所言“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保持政治头脑清醒,政治立场坚定,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提高自身本领,努力做好各项民族工作,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上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展现真才实学。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落地,工作责任在党、在政府、在领导干部。但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我们任何人都应是这一大主题下的落实者、推动者。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不仅是习近平的美好期待,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只要我们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我们要像习近平说的那样“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一种自觉。